7月1日,浙江天晨胶业股份有限公司与34名投资者签订认购协议,成功发行第二期优先股,协议融资1000万元。据悉,这是全省第一家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连续成功发行两期优先股的企业。
融资难,是这几年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一些企业因为有资金缺口难以做强做大;也有一些企业本身发展良好,但因陷入“互保”链而被拖累……但这些并不能阻挡浙江民企前进的脚步,他们在不断探索,积极寻找办法,破解融资难题。从去年开始,“天晨胶业”进军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这个新的地方性资本市场,尝试发行优先股这种新的融资方式。
“天晨胶业”是专业制造销售丁苯胶乳的化工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造纸、皮革、地毯等领域,企业自2004年投产以来,每年产值翻番,成为国家标准制定单位,到去年,产值已经达到了1亿元。去年,该公司投资1.5亿元建了3.9万平方米的厂区,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线,并制定了“2014年企业产值将达到2.5亿元,2015年达到4亿元,2016年力争达到8亿元左右”的三年发展计划。
企业要做强做大,资金是不可缺少的。
“天晨胶业”之前的融资渠道基本上是靠银行贷款。比较幸运的是,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银行优质客户,贷款并不困难。“但是,银行贷款现在期限较短,不适合企业长期的资金需求。如果光靠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要实现8个亿的产值,还是有一定的流动资金缺口。我们就通过优先股等多样化的融资手段,保证了不会有资金缺口的存在,可以起到迅速达产的目的。”公司董事长秘书张乐荣说。
去年10月9日,“天晨胶业”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简称浙交中心)成功挂牌。“这是为了让企业从一开始就是规范、没有瑕疵的。”这次挂牌,他们迈出了走向资本市场的第一步,打破了完全依赖银行融资的局面,开始尝试优先股、私募债等融资方式,并着手布局。
今年2月28日,天晨胶业正式开始优先股募集工作,推出了首期1000万股优先股,每股1元。推出后,马上被上下游客户和内部员工抢光。因为公司未来是准备上市的,认购它们的优先股,除了每年可以获得10%的收益率,上市后,优先股还可转为普通股,就是人们常说的原始股,未来收益将非常可观。今年3月12日,公司与30名投资者签订认购协议,协议融资1000万元。
7月1日,“天晨胶业”再度出手,发行第二期优先股。34名投资者中,有8名是一期优先股老客户。张乐荣说,“发行优先股,很好地解决了好的项目与民间资本对接的问题。而且,通过发行优先股,还把上下游合作商连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满足了发展需要的资金需求,同时企业的独立经营不会受影响。这是个多赢的局面。”
未来,“天晨胶业”打算进入浙交中心的拟上市板,几年后再谋求转板到上交所IPO。“因为将来(上市后)转普通股会稀释普通股股东的股权,所以从融资多样化角度考虑,我们接下来会发行私募债。”
据了解,优先股的模式有些类似于民间借贷,持有人不参与公司管理,但拥有多重收益权,也可以回购或转股,形式灵活。浙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旦优先股推广,最有可能取代民间借贷,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同时也助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